主辦單位 | 經濟部水利署 |
計畫類別 | 公共建設 |
計畫期程 | 2017-09-13~2025-12-31 |
總經費(仟元) | 100400000 |
年計畫經費(仟元) | 13567241 |
計畫編號 | 53612 |
列管類別 | 部會管制 |
計畫總目標 | 一、改善淹水面積:依據已完成綜合治水規劃報告所採用的流域整體治理對策,持續投入辦理直轄市、縣(市)管河川、排水治理,納入海岸防護工作,並以都會區之水系為重點投入,同時加強下水道建設及抽水站設施,提升都市防洪能力,以及流域內其它相關農田排水、養殖漁業排水或其他排水路、上游坡地水土資源保育、國有林地治理、省道橋梁改建等工作配合改善,提高整治率。
二、提升都市耐洪韌性:推動辦理滯洪池及低衝擊開發等設施,以增加都會區雨水入滲、貯留及排放量;納入土地管理手段,推動逕流分擔及出流管制,減緩因土地開發造成工程施設困難及逕流增加致災風險。
三、災害預防及設施功能維持:為避免完成治理前因局部缺口或瓶頸段產生淹水災情,同時維持既有設施如抽水站等正常功能發揮,編列預算辦理應急工程。
四、降低生態環境衝擊:在確保設施安全的原則下,於規劃設計及施工時兼顧生態保育,加強生態檢核工作,減少對環境衝擊,防止環境資源失衡發展的情事發生,並善加珍惜與保護地方環境,以落實國土保育及永續家園的理念。 |
計畫年度目標 | (一)直轄市、縣(市)管河川、排水、海岸防護:施設堤防護岸、排水路累計改善40公里。 (二)完成雨水下水道改善(含其它排水)14公里、都市滯洪量8.3萬立方公尺可改善降低水患災害,提升地方經濟發展、維護生態環境、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、提升居住生活品質,落實國土保育及永續發展等效益。 (三)控制土砂生產量61萬立方公尺、改善農田排水渠道16公里、取水工程設施改善8座、崩塌地處理5.5公頃、抑制土砂下移量16萬立方公尺、水產養殖排水治理增加保護面積1.42平方公里等。 |
年度 | 2023 |
工作項目 | 施設堤防護岸、排水路改善 省道橋梁配合治理需求改建 下水道及都市區其他排水改善 坡地水土資源保育 國有林地治理 農田排水、埤塘、圳路改善 水產養殖排水治理 |
年累計執行數(仟元) | 7330915 |
本年度預定工作進度 | 53.14(統計至8月) |
本年度實際工作進度 | 53.40(統計至8月) |